珍稀野生动物(二)——羚牛

羚牛有指名亚种、不丹亚种、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四种。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栖息的羚牛为秦岭亚种,长相最为威武、数量也最为稀少,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,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大箭沟、核桃坪、太白河等主要沟系。

秦岭羚牛因通体白色间泛着金黄,角尖向内,呈扭曲状,被称为“秦岭金毛扭角羚”,当地人又称它扭角羚、白羊、牛羚、盘角羊。头如马、角似鹿、蹄如牛、尾似驴,体型介于牛和羊之间,牙齿、角、蹄子接近于羊,又称“四不像”。前肢长而粗壮,后肢短而弯曲,适应秦岭高山攀爬栖息环境,是一种大型牛科食草动物。


羚牛属群居动物,常十多只一起活动,多至二、三十只,甚至多达百只以上的大群。牛群移动时,由强壮个体领头和压阵,其他成员在中间一个挨着一个地随后跟着顺小道行走。牛群平时活动时,一般有一只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,如遇敌害,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,势不可挡,直至脱离险境。


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羚牛一般生活在1500-36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。由于食物季节变化,它们的活动常作季节性的移动。春季下至1500米左右的低山河谷中采食;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,迁移至2200米上采食;秋季,高山气温急剧下降,他们下到海拔低处采食各种植物的籽实和没有干枯落叶的植物:冬季由低海拔向海拔1800~2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移动,啃食一些含油脂的针叶树皮及苔藓。